2023-10-01 12:26:01 1006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冷藏物流保温周转箱
保温周转箱一般放置在冷藏车中,用于存放特殊要求的物品,具有隔离效果,防止与其他不同货品温度分开,保温周转箱不具有制冷源,但在外部制冷源停止制冷的情况,自身温度仍能保持一定时间,有效防止物品变异。
冷藏箱
根据产品质地不同分为不同种类,包括塑料的、布料的、泡沫的、金属材质的、木制的等各种冷藏箱。产品主要材料为高密度牛津布,一种环保性面料,密度高、保冷性极强、轻便、质地不软不硬、,被称为环境专用材料。产品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制作,以充分满足客户要求,闭合封面附加橡胶密拉链。产品配合冰袋使用,保冷效果超过美国同行业标准。
冷藏物流冰袋
冰袋有一次性和重复使用两种。
一次性冰袋:一面是高密度塑料 一面是无纺布,主要是用于对易腐产品、生物制剂及所有需要冷藏运输的产品(如果运输时科技冰随产品一起运走,不能收回来重复使用。
可重复使用冰袋:是世界上所有冰产品中保温时间长的(是同体积大小普通冰保温时间的6倍的)。可以重复使用N次,节省成本,冷热双用,可以被冷冻到-190℃,可以被加热到200℃,可以任意的切割尺寸,可以与食品直接接触,属于食品级的科技冰,,环保节能。
干冰
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,在常温和压强为6079.8千帕压力下,把二氧化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,再在低压下迅速蒸发,便凝结成一块块压紧的冰雪状固体物质,其温度是零下78.5℃,这便是干冰。干冰蓄冷是水冰的1.5倍以上,吸收热量后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,无任何残留、性、无异味,有作用。它受热后不经液化,而直接气化。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,由于干冰的温度非常低,温度为摄氏负78.5度,因此经常用于保持物体维持冷冻或低温状态。
在室温下,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到约101325Pa时,当一部分蒸气被冷却到-56℃左右时,就会冻结成雪花伏的固态二氧化碳。固态二氧化碳的气化热很大,在-60℃时为364.5J/g,在常压下气化时可使周围温度降到-78℃左右,并且不会产生液体,所以叫“干冰”。
干冰一定要储存在专用的冷冻箱里,这样干冰可保存5-10天。保存期过后干冰就开始结成冰团甚至气化,使用效果将明显降低。每次使用结束后一定要把余下的干冰从机器中取出放入冷冻箱里。
注意:切勿用手直接取干冰。干冰的温度极低。直接接触人体时间稍长,会引起人体皮肤组织。
水运
水上冷藏运输主要有两大类,一类是温控集装箱,另一类是冷藏船。
(一)冷藏集装箱
冷藏集装箱依靠电力驱动压缩机,其电力由船上的发电机或者便携式发电机提供。当集装箱到达码头之后,被转运到底盘上,这些底盘一般都会装有发电机组,即前文提到的发电机组。这样,装在底盘上的冷藏集装箱就可以像拖车一样,由拖头牵引,在陆路继续运输。
(二)冷藏船
冷藏船的货舱为冷藏舱,常隔成若干个舱室。每个舱室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装货空间。舱壁、舱门均为气密,并覆盖有泡沫塑料、铝板聚合物等隔热材料,使相邻舱室互不导热,以满足不同货货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。冷藏舱的上下层甲板之间或甲板和舱底之间的高度较其他货船的小,以防货物堆积过高而压坏下层货物。冷藏船上有制冷装置,包括制冷机组和各种管路。制冷机组一般由制冷压缩机、驱动电动机和冷凝器组成。
空运
尽管成本高温控效果也不尽如人意,运输公司还是选择航空冷藏运输作为一种快速的运输手段,通常用来运输附加值较高,需要长距离运输或者出口的易腐货品,例如鲜切花及某些热带水果等。
当采用空运时,为了适合飞机某些位置的特殊形状,需要将货品装入集装器(ULD,也称为航空集装箱)。一般的冷藏集装器采用干冰作为冷媒,但是干冰作为冷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:控温精度不高;没有加热功能;需要特殊的加冰基站等。近来Envirotainer公司推出的新型RKN e1系列航空温控集装箱解决了上述困扰,它采用机械压缩式制冷方式,使用英格索兰公司冷王(Thermo King)品牌的AIR 100制冷机组,如下图。该航空温控集装器主要应用于一些特殊的温控运输用途,例如疫苗以及对温度敏感的药品(蛋白质类)等,其温度控制范围一般在2℃至8℃,或者室温2℃至8℃,这些货品都具有很高的附加值。
初级农产品
蔬菜、水果;肉、禽、蛋;水产品、花卉产品。
加工食品
速冻食品、禽、肉、水产等包装熟食、冰淇淋和奶制品,巧克力;快餐原料。
特殊商品
农产品冷链物流货运的体系
农产品冷链物流货运的体系
药品,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、更复杂,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,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。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,所以,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,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。国内肉制品消费将由25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300万吨左右,未来增长空间巨大。中国肉制品加工业已经经历市场启动阶段,正值成长期。此阶段的特点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,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。主要肉类人均占有量处在世界先进水平,肉类制品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。在未来10年内,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。 肉类食品的消费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余地外,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。随着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,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。到2010年,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公斤,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上升到13%左右,但也只达到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/3的水平。
被浏览过 3578240 次 版权所有:重庆中冷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(ID:10467404) 技术支持:谭江波
第13年